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深绿璧山”勇破中小城市转型难题

华龙网-重庆日报  2015-08-17 07:37

[摘要] 以打造“深绿城市”引领转型,以编织低碳循环产业链重塑产城融合,以激活农业财富价值缩小城乡差距,重庆市璧山区从城市病根和发展败笔出发,走出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合一”的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和现代治理的创新道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有益探索。

 

探路工业低碳化新路径

快速工业化与生态环保如何平衡取舍,困扰着不少中西部城市。璧山就曾饱受工业污染之苦,2009年全县工业产值仅300亿元,但皮鞋企业就达1300多家,摩配、汽配零部件企业200多家,其中不少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各类小建材、小加工、养殖场更是遍布镇街,导致“有河皆污”,防不胜防。

为扭转这一局面,自2010年开始,璧山启动强力治污。区长章勇武告诉记者,首先对污染源全面清查,凡是重度污染的一律依法关闭;中、轻度污染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即刻关闭;违法抗拒的,由政府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污染损害调查,提起环保公益诉讼。年产值10个亿、纳税3000万元的红旗缸盖铸造厂废气排放不达标,终被关停、搬离;仅2013年就有5人因环境污染被追究刑责。

与此同时,璧山还把好“入口”关,制定严格的企业环保准入门槛。按照“深绿城市”建设要求制定负面清单,对投资项目不论大小,只要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就不能落地。去年,一家著名食品企业想投资上10亿元建设肉品加工基地,但璧山考虑到本地不是生猪主产地,大批量运进活猪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于是给予拒绝。

为扎牢环保“防火墙”,璧山还建立起一套精细的污染防治管控、考评制度体系。区环保局局长张川说,各镇街凡漏报新增污染源的,视作新引进污染企业;凡引进一户污染企业,扣减该镇街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扣减总额累加计算。分别就养殖业污染防治、企业违规用地防控、工业企业污染分级监管、产业污染管控等方面的部门、镇街职能职责进行明确,解决了协管盲区和责任推诿的问题,并通过量化考核全面落实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

尽管环境“蝶变”使璧山承接产业的能力日益增强,但怎样才能走出一条与城市环境协调、有速度更有质量的工业化路径?章勇武给出的答案,一是“借势”,充分融入重庆发展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布局;二是“取势”,全面激活“深绿城市”效应,吸聚一批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的新兴产业集群。

对接重庆支产业,璧山确定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并规划30平方公里、建成15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园区一举颠覆传统园区厂房连片、机器轰鸣、空气污浊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小区式厂房、鸟语花香的环境,整个园区镶嵌着90万平方米绿化,绿化覆盖率达45%。

练就好环境“内功”,引得各路“凤凰”来。全球大的笔电机壳生产商展运电子、大的笔电键盘及鼠标生产商精元相继落户。截至目前,璧山共聚集笔电配套厂商205家,超过重庆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些以台资为主的电子企业,选择璧山的首要理由就是“小而美的生态城”。

一个个令区县羡慕的大项目,在“绿城”作用下,经常“很偶然”就落户璧山。2013年5月,中联重科负责人结束一次商务考察后过境璧山参观后,当即决定重新评估一个**项目的布局,不到半年,投资20亿元的中联重科农机基地签约璧山,建成西南地区大的农机生产基地。去年9月,投资23亿元的“中国西包中心”入驻璧山,并聚集起国内集品牌、科研、生产和营销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包装产业园”。

“环境就是城市的生产力。”吴道藩说,得益于“深绿城市”的巨大吸聚力,璧山在大量关停污染企业的转型期,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不仅没有掉队、失速,反而“高歌猛进”、跨越升级。工业产值由5年前的300亿元,增加至1780亿元;GDP翻一番;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

“两化”深度协同重塑产城关系

随着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璧山成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化的“主战场”之一。璧山提出,围绕“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目标积极谋划低碳、循环工业集群,从产业与产业、产业与生态、产业与城市共生的角度重塑产城关系。

在璧山工业园区,目前已经聚集企业800多家,涵盖电子、智能装备、医药食品等行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蒋道军为记者介绍,按照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不同产业链中共享环节,引导企业分组团布局,使企业间能源、原料、物流、水流、信息等实现减量共享、再利用、再循环。

澳洋顺昌是一家IT金属材料配送服务企业,园区引导其落户在展远、大煜等笔电配套企业旁边;一家供应商还直接将生产线建在大煜生产车间。研制汽车制动配件的三友机械公司,则与相邻企业形成“小循环”,利用其废铁锭进行再加工,大幅减少了消耗和排放。

“园区下一步发展,将全面遵从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3R’(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英文简称)原则,从产品生产、废物处理、环境整治到员工生活,都有不同企业参与,形成‘产业共生’形态。”蒋道军说。

璧山还对工业、商贸、人居实行空间总体分工下的融合布局。张兴介绍,在产业园区分组团配套公租房、**、医院、公园、商业,使其既是生产区又是生活区、休闲区,避免了不少城市工厂区“白天一派生机、夜晚一片死寂”的现象。

曾在东莞、昆山等地工作多年的台湾大煜集团营运协理李灏深有感触,大陆的工厂与城市初是“军营式”隔离,后来发展到“**式”半隔离,璧山则创造出一种“社区式”互动关系,工厂建到哪里,生态、生活保障就跟到哪里,使职工能够“居家就业”,企业也有了稳定劳动力。

“目前,璧山还在从产业发展路径上,进一步优化产城深度融合关系。”区发改委副主任杨俊介绍说,从承载力来看,璧山土地、劳动力总量不大,必须走一条低消耗、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产业与环境的持续共生。未来,将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高端电子等领域,着力打造以研发、设计、后台服务为主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激活现代农业“财富价值”三大秘诀

在璧山,一组经济数据让人印象深刻:2014年璧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8万元,高出重庆市平均水平3300多元;城乡收入差距为2.13:1,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记者调研中发现,在区域治理中,璧山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秘诀在于:整合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激发特色效益农业的“财富价值”;突出“一三产业”互动,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经济新业态;政府强化对“三农”支持力度,整合政策资源,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靠改革。但从哪里改,怎么改?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破解改革难题。“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在城乡间流动不畅,配置不合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说,璧山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围绕一条主线:以推动农民增收为目标,资本、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土地、农民结合,使现代效益农业迸发出巨大的财富价值。

记者在璧山农村采访,满眼所及,不再是西部农村传统印象中一块块破碎的“巴掌田”,取而代之的是连成一片、整理平整的农业基地,现代化的钢架大棚、喷灌设施、防虫设备一应俱全,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延伸到田间地头,一个个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农民“财富故事”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盛夏时节,创造“一亩地利润2万元”故事的主角陈彦阳,在标准化柑橘园中组织农民搞田间管理。从2009年起,他组织208户农民流转2000多亩土地,成立了渝璧血橙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

“我们种植的血橙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达到富硒、镁的绿色健康食品标准,优质果能卖到16.8元/斤,比普通果子售价高出4倍多,一亩可年产果子5000斤,纯利润将近2万元。”在陈彦阳眼中,农业是深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前提下,璧山鼓励土地流转,依托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划分农业功能区域,在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璧南10万亩苗木基地里,土地亩均产出能超过8000元,年产值近20亿元。

整合市场资源要素,搞集约农业生产,不仅能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也能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区农委副主任李刚说,土地流转后,农民至少能获得三份收入:一是在流转地上打工挣钱;二是有土地租金;三是每年作为股东参与分红。不少农民总收入比自己经营“一亩三分地”高出5倍以上。

“以前咱农民种地不挣钱,种水稻、玉米只能维持温饱。一些人觉得又苦又累,宁愿撂荒也不愿种地。”璧山区丁家镇农民刘新民说,加入合作社后,土地变成了“金疙瘩”。从2009年起,刘新民流转了近4亩土地,每年仅租金收入就有近5000元,加上养老保险和村集体老年人生活费补助,日子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重庆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