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小区物业管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和谐也和它息息相关。如果物业管理不到位,业主就不愿缴纳物业费,而没有物业费,物业管理更难做好,这样一来,双方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那么,如何让物业管理变得更好呢?
在重庆江津区双福街道,街道党工委书记施建飞分享了他们的做法。双福街道常住人口约30万,有97个居民小区,其中72个是物业管理小区。为了处理这么大的管理体量,双福从制度建设着手,成立了全市首个镇街级物业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室——福管家。调解工作分为三级:第一层在小区设立微调室,街道驻居成员、网格员与居民沟通,快速消除不满;第二层在社区设立议事厅,社区各种力量共同参与,与物业和业主讲道理、解问题;第三层在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设立诉前调解工作室,相关职能部门和物业协会等一起对矛盾双方讲法理、解难题,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此外,双福还成立了全区首个镇街物业管理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经营模式,并对物业企业进行规范的考核评价。
在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金祥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谭成华介绍了他们的环物委机制。环物委架起了政府、企业、社区、业主及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监督各方履职情况,定期例会分析问题,并建立议事协商机制,使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提升了物业问题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天津东丽区万新街道百合春天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齐雪分享了他们治理“飞地”的经验。社区梳理排查住户信息,开展拆违治乱等专项行动,安排网格员每日巡查,号召党员志愿者参与治理,并定期开展法律讲座。通过这些措施,社区不仅改善了环境,也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物业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各方的协调与合作。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每一步都需要细致入微的管理和广泛的居民参与。小区物业管理不仅仅是物业公司的责任,也是社区、政府和居民共同的任务。将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对于物业公司来说,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经营模式,是赢得业主信任的基础。对于居民来说,理解和支持物业管理,也是维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未来的物业管理,需要更多这样的互动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价格待定
16000元/平方米
12600元/平方米
16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