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房屋,动辄数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宗商品,是不少家庭的主要消费品。但若不慎遭遇“套路”,踩到“陷阱”,不但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面临钱房两空的重大财产损失。
而且房地产维权,也一直是房地产市场“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去年烂尾楼维权,开发商虚假宣传,交房不达标,精装修变“惊艳”,…房产消费中,问题层出不穷。
住房消费过程中,哪些阶段最容易被套路,最容易踩上陷阱?买房人最爱怎么说?对292个城市44437位购房者的房地产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大数据调查和权威分析,发布了《2021年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
据调查,近95%的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踩了圈套,遇到了买房纠纷。
"买房即维权"
01。
新房维权“重灾区”
房产消费过程中,购买新房最容易遇到消费纠纷,七成购房者表示,购买新房时遇到了不少麻烦。
买房之所以容易踩坑,主要是目前国内新房主要采用预售制,大多数新房都是期房而非现房,购房者在买房时没有现成的房子可供查验,一切还只是“纸面上的商品房”,小区内和周边的配套设施大多还只是处于规划阶段,看不见,改变规划的可能性很大,购房者要承担的风险更大。
02。
错误的宣传和延期交房是主要的问题。
据调查,购买新房时,67.73%的消费者抱怨开发商宣传不实,近60%的消费者遇到过延期交房问题,遭遇霸王条款的消费者达45.64%。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受访者反馈,在购买新房时会遇到捆绑地下室一起销售、伪造首付款监管账户欺骗购房者等问题。
虚假宣传是买房中最常见的一种欺诈行为。为吸引购房者,不少开发商协会将楼盘吹嘘为天花乱坠,小区绿化、周边配套、**配套、未来片区规划、房屋标准、房源存量等都可能被夸大。
开发商常见的生活中的“高超”广告文案:挖一个水塘,称其为“东方威尼斯,演绎浪漫风情”,边上有垃圾站,称其为“人性化环境管理”,楼间距小,称其为“邻里亲近,和谐温馨”,等等。自2018年2月最严厉的广告法实施以来,“骗人”的广告词有所改善,但仍有开发商利用购房者对未来房屋美好向往的心理,以极其夸张、不切实际的广告词误导购房者。
类似于买新房时遇到的主要问题——虚假宣传,在交房阶段,65%以上的购房者发现小区规划及配套与开发商买前宣传的不一样。
除虚假宣传外,房屋质量也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50%以上的购房者表示购买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
03。
将近65%的购房者愿意选择品牌房企。
据调查,64.45%的房产消费者在购买时会选择品牌房企,毕竟品牌房企更具知名度,信誉更好,房子的质量更有保障。
一方面,大开发商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基本不需要靠走捷径来欺骗消费者。第二,很多品牌房企也有自己的建筑设计团队,避免了外包带来的质量问题,购房者在购买后,即使遇到房屋质量问题,也可以找对方解决,不怕开发商跑路。三是部分品牌房企拥有自己的物业公司,服务上会更规范周到。
当然,任何事情都没有,即使是品牌房企的房子,也并非100%没有问题,部分购房者反映,虽然自己买的也是品牌房企的房子,但同样遭遇了质量问题,有些甚至成了烂尾楼,只是购买品牌房企的房子风险相对比较小。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价格待定
16000元/平方米
12600元/平方米
16000元/平方米
17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