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读者发给我一个视频。
一位教育博主的消息:
“七龙珠的校长们刚开完会,会议结束,形势非常严峻。
我相信今晚对于138巴一外西附育才的校长书记,将是一个不眠夜,今晚上一定睡不着觉,一定睡不着觉。
因为之前传闻的541基本上已经作实了,假的。但是,很有可能,今年各个学校自主招生的份额居然连10%都不到,甚至无限接近于0。
今天会议的结论。是说所有不符合学籍户籍,不符合相关入读规定的,统统清退。
接下来大家拭目以待,看会不会迎来一次全面的大洗牌,不符合入读政策的跨区的全部清退。各个小升初理机构老板们。你们可以开始考虑转型了。”
什么意思呢?
我帮大家总结一下,他大概传递了几个意思:
1、重庆在“小升初”这件事上这回要动真格了,形势严峻,不开玩笑;
2、初中自主招生率将被控制在10%,甚至无限接近于0;
3、不符合入学规定的,将全部清退。
汇总成一句话便是:重庆小升初将严格施行“对口招生、区内摇号”等政策,杜绝考试掐尖招生!
也就意味着,重庆家长们原本的“小升初”计划,将彻底变天!
事实果真如此?
七龙珠的校长书记真的要睡不着觉了?
教培机构老板们真的哭了?
一派胡言!
事实上,重庆对于招生制度,以及国家推进的各项教育政策,历来反应迅速,严格执行。
但是,教育这本账,从来都是整体考虑,结合城市实际状况与需求,通盘考虑,更不会轻易来180度转向。
对于上述几个问题,实际上重庆教育管理部门、各大名校早已提前布局。
1、重庆在“小升初”这件事上这回要动真格了,形势严峻;
重庆坚决整治小升初“奥数考试”招生等违规行为,由来已久,并非是这次或哪次要“动真格”。
并且这件事,不可能所谓真正的“动真格”。
今天无论是教育部还是重庆教委之所以多次强调要“动真格”,本质上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庭过渡“补习”过渡“超前学习”,让很多孩子承受了超乎年龄的压力,他们的弓弦快绷断了!
在学业和生命健康之间,毫无疑问生命健康更为重要。
“动真格”是必要的,但背后的本质,是“平衡”。
同时也很难短时间改变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
2、初中自主招生率将被控制在10%,甚至无限接近于0;
过去很多学校的自主招生比率可能在40%,50%甚至更高。
降低自主招生率是大势所趋,是减缓学生考试压力,打击违规招生的重要约束。
但是,各大名校应对的办法早已铺开。
其一,是集团化办学,广撒网,扩大招生基数。看看我们现在各类的“七龙珠”校有多少就明白了。
例如过去八中一年的招生名额可能有3000个,10%自主率就是300名学生,但将基数扩张到20000个,自主招生名额就有2000个。
其二,从“校外掐尖”到“校内掐尖”的转变。
广撒网将招生基数做大之后,下一步就是校内通过分班进行差异化教学。
各类名目繁多的班型,变得更加隐秘化。能参加竞赛的学生一种班,有潜质出好成绩的一种班,划片来的又是一种班。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不符合入学规定的,将全部清退。
这一点,压根不是问题。
只要想,怎么都能有办法“入围”。
比如24年渝中招生政策中,即便不是渝中户籍家庭,只要符合如下规定也具备相关资格:
1.渝中区工作+渝中区居住
渝中缴纳社保半年以上;市外户口需要有渝中区居住证明
2.渝中区工作+渝中区购房渝中缴纳社保半年以上;渝中区购房,监护人拥有产权51%及以上
3.渝中区投资经营+渝中区居住渝中区经营的营业执照、半年的纳税证明或者免税证明;市外户口需要提供居住证明。
4.渝中区投资经营+渝中区购房渝中区经营的营业执照、半年的纳税证明或者免税证明;渝中区购房,监护人拥有产权房51%及以上。
过渡拔苗助长不可取,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但刻苦学习,打牢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基础,是一个幼苗成长为大树过程中的必修课。
从城市运营的角度看,综合教育水平是城市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反映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成绩,成绩,还是成绩!
为顶尖教育资源适配优质生源,是实现较好成绩的基础。小升初正是这一赛程的第一阶段选拔。
教育部门各项政策的背后,是对教育资源均衡化、公平化的引导。
但指望“一刀切”式的转向,恐怕很难。
合法合规,有水平的教培机构老板不会哭;
七龙珠的校长书记们晚上只要不去唱K,都睡得着;
学区房也不会暴涨。
形势,是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