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内,超过80个城市支持国有平台企业收购存量房,用于
保障性住房、
安置房等。然而,实际已投入运营的城市并不多,重庆市和福州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着政策的推动,下半年有望取得更多进展,但仍面临价格和供需错配等挑战。

目前,全国已有80多个城市宣布支持国有企业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安置房、人才房等。尽管大部分城市仍处于筹备和征集阶段,但已有些城市开始推进收储和运营。比如重庆市,市属国企今年年初收购了4207套房源,并已投入租赁运营。福州市也在积极推进存量房的收储工作,计划在2025年底前分批次完成房源装修并投入市场。
随着城市纷纷发布收储细则,明确房源要求和收储价格,下半年预计会有更多实质性进展。然而,这一过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收储价格和供需错配等。此外,深圳市等地方政府也在不断优化收储政策,放宽房源资质和面积等要求,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国有企业参与存量房收储,不仅有助于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给,还能有效缓解市场库存问题,减轻开发企业资金压力。对于购房者而言,这也是个利好消息,有助于市场情绪的改善。然而,收储政策的顺利实施仍需克服价格博弈等问题。开发商希望通过较高的收储价格保障利益,而地方政府则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提升保障房的租金收益率。尽管如此,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行业有望由局部企稳向全面扩展,不仅能稳定房价,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期待下半年各地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为市场带来更多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