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房地产政策重心在于
去库存,特别是通过国企收储未售
新房以缓解市场压力。本文探讨了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及其对房企和市场的影响,并分析了国企收储面临的挑战和效果。

最近,房地产的政策重点就是“去库存”。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行动,发布了征集公告,打算把一些商品房收购下来当保障房。对于市场来说,这措施如果落实得快,能大大减轻房企的经营压力,也有助于稳住市场预期。
这次去库存的政策和以前的有些不同。以前主要是通过棚改安置来解决库存问题,而这次更多是国企收购未售的新房、以旧换新等。特别是国企收购未售新房这一招,被认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不过,政策的落实情况还得看后续的执行速度和力度。
说到具体情况,以重庆为例。重庆嘉寓房屋租赁公司和重庆建渝住房租赁基金就收购了不少房源,第一批超过4200套,第二批也已经在筹备中。这些房源主要分布在轨道站点旁、工业园区、商业区等关键地段。6月底的时候,重庆佳寓公寓已经投入使用,租金也比周边便宜不少。
国企收储未售新房的政策,确实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不少新的思路和希望。不过,这个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首先,收购未售新房的价格需要合理,这对于那些库存压力大的房企来说,可能并不容易接受。另外,供需错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一些房企库存压力大的地方,保障房的需求反而不高,反之亦然。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灵活,找到一个平衡点。
此外,国企收储未售新房转为保障房的过程,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央行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但实际操作中,如何保证这些资金能充分发挥作用,也是一个挑战。再者,转为保障房之后的运营问题,比如租金回报率低等,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总体来看,去库存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这对于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和稳定市场情绪都非常重要。但政策的落实效果,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和细节调整。希望接下来几个月,各项措施能够顺利推进,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恢复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