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业在央企的带动下持续升温,半年产值突破4700亿元。为此,重庆市推出一系列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央企入驻。多个重点项目如陶家隧道进展顺利,展现了央企对重庆市场的信心和推动力。

截至目前,共有61家央企入驻重庆,带动建筑业持续升温。上半年,重庆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700亿元,同比增长5.8%。这一良好发展态势与重庆市推出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密不可分。2023年在北京举行的双城经济圈建设座谈会,标志着央企与重庆合作的深入推进。重庆市建立了“一企一专班”的帮扶机制,提供全流程的资质晋升服务,助力本地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交三航局九公司承建的陶家隧道项目,作为市级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陶家隧道全长13.5公里,双洞顺利贯通,预计明年主线完工。企业负责人表示,重庆良好的惠企政策、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其落户的主要原因。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和渝中区政府提供了资质申报、项目扶持、人才落户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快速起步。
重庆市近年来在吸引央企入驻方面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央企的大量进入不仅提升了重庆市建筑业的产值,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动了当地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市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措施,如简化审批流程、提供全方位服务等,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满意度。尤其是“一企一专班”的帮扶机制,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增强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从陶家隧道项目的进展可以看出,央企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重庆的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为其他项目树立了榜样。可以预见,在这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下,未来重庆市的建筑业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央企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但也需要注意保护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确保市场的多样性和竞争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