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段时间,一则关于“重庆‘保卫战’”的消息不断出现在重庆的各大媒体,之前一直没有搞懂是怎么回事,他们在保卫什么?
近段时间,一则关于“重庆‘保卫战’”的消息不断出现在重庆的各大媒体,之前一直没有搞懂是怎么回事,他们在保卫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去保卫?后来才知道是重庆江北嘴一个叫新鸥鹏 城的房地产项目,因为有3695人预订抢光300套该项目的房子,因为此次购房行为中“老重庆人占了76%”,便称之为是重庆人压倒式的一场战役,从而得出了重庆“保卫战”的结论。
我对这组数据的真伪兴趣不大,因为它不是我关注的焦点。但个人觉得所谓重庆“保卫战”是一场选错了噱头的炒作。
不可否认,过去十年,在重庆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重庆主城原居民,在被“腾笼换鸟”,被迁至主城其他区域居住,而外来的精英力量却逐步居住在城市的核心。
作为 商务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 的 战略金融 的江北嘴更为明显。资料显示,江北嘴的商业,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年间,这一带的商业便已初具规模,唐宋以来,随着航运的发展,这里成为了货物中转的集散地。明、清时期交易更显频繁。
1891年,重庆开埠后,江北嘴港口成为重庆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了重庆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1966年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建设让重庆人告别了轮渡时代,古老的江北城日渐衰落。 2002年12月,沉寂了半个世纪的江北城旧城改造启动,江北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将整体搬迁。2003年4月,江北嘴公司联合江北区 、市规划局面向全球征集江北嘴 商务区城市规划国际方案。
据人民网报道,江北城 拆迁总面积2900亩,拆除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1.78万户,拆迁总人口8.5万余人,其规模相当于三峡库区一个中等县城的总体搬迁。
而据另一组不完全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群抢驻,去化江北嘴住宅约7000套。他们有更开阔的视野,见过更大的世面,选择物业有更高的标准,江北嘴的豪宅更适合他们的需求。
如果说6月13日,新鸥鹏 城首批次房源内部预订,3695组客户抢订300房源,而且超过76%的客户为老重庆人,可以定义为2015年重庆人 次“反击”成功,赢了外地人。那么,我想了解一下,76%的人中有多少来自搬迁出江北嘴的8.5万人?我们能否更狭隘一点,把这场所谓的战役称为江北嘴“保卫战”呢?
生于斯,未必会长于斯;长于斯,未必会居于斯;居于斯,未必会老于斯;老于斯,未必会葬于斯。不管是外地人买江北嘴的房子也好,还是重庆主城人买江北嘴的房子也好,这或许并不是购房者、开发商甚至业内想关注的。
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这些外地人、本地人为什么会蜂拥而至的到江北嘴来买房子,而且还是3600多人来抢购300套房源?直接真实的理由应该是看好江北嘴的区域价值、看好收购买产品的价值和 空间。
华人首富李嘉诚有句心得名言:“房地产的大价值, 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地段是衡量物业价值的 要素,更是居住的 要素。江北嘴的地段可谓核心。无论是放在地图上,还是放在城市建设里,或是写在经济报告中,江北嘴是无可争议的地理 、城 、经济 。
相比其他区域,买下江北嘴,意味着买下多城市资源的奢享权。不仅是地段,不仅是交通,不仅是高大上的圈层氛围,一院两馆(大剧院、科技馆、 馆)、 公园、民俗风情街、7大 购物 ,一座 城,这就是居住城市核心的魅力。
还有更大的亮点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江北嘴 城,其依托江北嘴CBD超一流城市公共配套,按照国际超一流 标准,将一流 与人居环境相结合,建 一流的 城。在 城内,有按照英国伊顿公学打造的**公学,还有国际商学院,留学生馆,与 大学合办的**室,培训楼,智慧MALL, 馆,文化交流 等,此外还有 住区。可 解决人们对 的 需要。
重庆房地产界近流传的一句话我还是蛮认可的,“走过重庆的人买照母山,走过 的人买江北嘴。”让人认知江北嘴的区域价值和区域内产品价值,相信会有更多走过 的外地人和重庆人到江北嘴置业 。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