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经济学者易小光、罗天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升级版提供了战略机遇,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战略腹地、物流枢纽,重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经济学者易小光、罗天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升级版提供了战略机遇,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战略腹地、物流枢纽,重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开发开放新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的引擎和重要支撑,经济发展的引擎,“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出台给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带来多重利好。
“一带一路”振兴西部
重庆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重要支撑
“国家出台‘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对两江新区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研究员罗天昊表示,“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对振兴西部地区具有重要作用,西部具有经济辐射效应的城市主要是重庆、成都和西安,重庆作为渝新欧铁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环节。“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为国家在内陆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
两江新区紧抓机遇
建设内陆开放平台和物流枢纽
“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出台后,两江新区如何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罗天昊认为,重庆发展看两江,两江新区是重庆发展的龙头,许多重要产业和主要企业布局在两江新区,两江新区应积极发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利用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地缘优势,大力推进内陆开放平台和物流枢纽建设,成为亚欧大陆崛起的重要战略节点和贸易中心。
目前,许多省区市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就如何对接“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发挥两江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排头兵作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两江新区是重庆经济发展的标兵,应利用好保税港区等开发开放平台,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行动方案。无论是互联互通或者是国际贸易,这对两江新区对内拓展开放平台,对外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中亚、欧洲市场意义重大,将进一步促进两江新区的要素聚集,这些都为两江新区的发展带来利好。
寸滩保税港区为两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将带来新一轮的招商投资热潮,易小光认为,两江新区在下一步的开发开放中应抢抓机遇。“两江新区未来应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建设,特别是软环境的建设,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新区。”
“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对沿线各国未来合作**进行了阐述,涉及口岸通关、跨境电商、装备与工程、新兴产业及金融业等。行动方案指出,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学者们表示,两江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这些重大举措实际上为中国内陆地区参与对欧和中亚等国际贸易扫清了障碍,对重庆和两江新区探索形成内陆开放、东西双向开放的政策体系、平台体系、通关和口岸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堪称内陆开放的升级版。特别是两江新区被国务院赋予建设内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先进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这些都为两江新区打造新型现代服务业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专家认为,在建设新型现代服务业方面,两江新区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去年,地处两江新区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获国家批复开展促进贸易多元化试点,在保税港区规划面积内划出专门区域作为贸易功能区,开展贸易、物流和流通性简单加工等业态。在发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和跨境电子商务方面,两江新区建立了跨境电商产业园,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展顺利。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两江新区发展新型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在制造业方面,两江新区已经是全球重要的笔电基地、中国大的汽车产业基地,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发展和市场拓展机遇广阔。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一带一路”行动方案也给新区带来机遇。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这些措施将给两江新区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保税政策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保税港区吸引众多企业进驻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内陆保税港区,同时也是一个“水港+空港”双核并地处市区的保税港区,位于重庆发展快的两江新区腹地,不仅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还将叠加重庆保税港区2013年印发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据了解,在保税港区产业扶持政策中,涵盖了制造业、贸易、结算、文化、物流、金融、服务七大行业,凡是符合保税港式区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企业,港区按照企业年度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的港区留成,从1-5年按照累进计算原则,进行相应的补贴扶持。每个行业在分档原则的扶持比例上略有不同,但扶持的力度明显超过其它开发新区。
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可根据其年度实际缴纳增值税的税额和港区留成部分,在1-5年内给予补贴扶持。一家企业花了3000万元买了一层写字楼,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每年减免下来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及财政补贴高达400万元,相当于5年时间就能省出一套物业来。
正是保税港区“给力”的政策扶持和未来大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根据重庆保税港区管委会消息,目前重庆保税港区入驻的企业累计达到700家,其中有1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惠普、伊藤忠、马士基均在其中。
如今,随着3月运行的“贸易多元化”试点,重庆保税港区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发展。这些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企业入驻,保税港区的发展将会更快更好,同时也将带来大量的产业和写字楼需求。
绿地保税中心
长江上的国家战略资产
重庆地处西部腹地,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曾长期处于“大后方”。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启动,重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践行国家战略,绿地携手重庆保税集团助推城市能级,打造重庆保税港一个超大型商务集群——绿地•保税中心。汇集写字楼、LOFT、公寓、住宅、五星级“铂骊”酒店、商业等多元业态,专享港区保税政策,铸就全球保税商务地标,为进驻港区的企业提供完善配套服务,建成后将为港区“联动西中国对话世界”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助推新台阶。
抢占未来自贸区“原始股”
分享全球保税块蛋糕
依托国家战略布局和重庆保税港区未来强劲发展动力的绿地保税中心,在绿地集团世界500强实力的打造之下,不仅将加速整个保税港区的发展和成熟,更将成为推动重庆乃至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而绿地保税中心,也将成为未来重庆的企业总部基地,并成就重庆对外开放的世界门户,成为未来自贸区的“原始股”。
抢占未来自贸区“原始股”,分享全球保税块蛋糕,专享保税政策红利护航企业发展,坐享未来自贸区巨大空间。
目前,绿地保税中心正在推出首期建面53-1800平方米的5A、甲级写字楼,以及建面37-200平方米的财富旺铺,把握财富机遇可谓刻不容缓!
绿地实施平台战略
保税中心双平台为企业发展再添助力
平台战略机制是绿地集团2014年商业发展的全新动向,它将打造一个完善潜能巨大的平台圈,有效的激励平台上各个群体之间的互动,达成平台企业快速发展。
2014年12月20日,绿地保税中心中小企业产业发展与扶持平台正式启动,作为绿地西南平台战略的试营点聚集了平台的优势资源和产业运营能力,并结合绿地智慧城市计划,全力打造智慧化开放的管理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商务、资金、服务、宣传、发展等功能服务。
此外,为了给入驻企业提供完善而高品质的服务,绿地保税中心还将通过打造“绿魔方”计划,给入驻办公的企业和人群提供娱乐、休闲、购物、高端餐饮等多方面的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