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南滨路米市老街 再现昔日模样

华龙网-重庆晨报  2015-01-22 07:30

[摘要] 站在南滨路上,可以看到一处中西合璧的红色老建筑,大门上方的石质牌匾上,隐约可见“合记堆店”。这就是米市老街了。

米市老街在哪?

南滨路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旁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这条已封闭了两年半的街巷,就是米市老街的一部分。

站在南滨路上,可以看到一处中西合璧的红色老建筑,大门上方的石质牌匾上,隐约可见“合记堆店”。这就是米市老街了。

封闭两年多进行改造修复后,南岸区的米市老街将于今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昨天,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通过市文物、建筑、规划专家的正式验收,将成为文化窗口和金融中心。

修复米市老街封闭两年半

难得的冬日暖阳昨天洒遍主城,米市老街也在阳光下展露新颜。

米市老街在哪里?指着南滨路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旁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说,这条已封闭了两年半的街巷,就是米市老街的一部分。

昨天下午,市文物、建筑、规划专家齐聚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了对历时两年半的老街修复工程验收。

站在南滨路上,一处中西合璧的老建筑格外显眼,大门上方的石质牌匾上,隐约可见“合记堆店”四个大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智亚说,这栋老房子就是米市老街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在开埠时期,还是如今,只要看到这栋老房子,就知道米市老街到了。”

开放6月市民可去游玩

米市老街就紧挨着这栋老房子,狭窄的街巷仅容两人并行,依着山势蜿蜒而上。和百余年前一样,如今的老街两旁,分布着5栋中西合璧的洋房子。

何智亚说,除了一栋孙家大院做过民居外,其它四栋在开埠时期是洋行的办事处或仓库所在地。“白理洋行、孙家院子、**仓库……这5栋楼都始建于开埠前20年,都是中西合璧。”指着一栋栋比邻而建的洋房子,吴涛说,青砖灰瓦的它们,有中式的筒子楼结构,也有西式的大门,大开窗加上精致的木雕,西式塔楼和中式阁楼造型相间。

今年6月,完成内部装修后,老街和这些以前紧闭大门的洋房子,都将全部对市民免费开放。

看点修复后和原貌无异

何智亚说,作为重庆开埠后连接码头的重要通道,米市街经历了商贾云集、人山人海的繁荣。从米市街出发,自下而上,可到报恩塔,再上南山。另一边,可以穿过杨家岗公园,与慈云老街相连一体。

老街上的3处文物建筑,除了白理洋行保存较好之外,其它两处都在岁月的流逝中破败坍塌,文物建筑修复专家们究竟是如何再现它们昔日的风貌呢?

昨天,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的投资建设方,重庆两江古建筑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雨茁说,早在三年前,他们就联合文物专家,开始寻找这些老建筑的蛛丝马迹。

“当时,我们不仅对老房子专门进行了测绘,南岸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还对老街的原住民进行了走访,听他们讲述老房子的故事。大量老街老建筑的老照片也成为修复时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了找到与老建筑风格统一的砖瓦,专家们还特别前往北碚、合川等地寻找青瓦、青砖。陈雨茁说,为让老建筑修复完后外形和原始样貌无异,他们坚持能用旧砖就不用新砖。

“70%的砖要么是建筑体本身的砖,要么是附近拆房子时拆下的老砖,只有30%是定做的仿古新砖。”陈雨茁说,如今,历时两年多时间,这些“老古董”们在文物修复专家们手中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人们真正触摸得到的历史。

“合记堆店”是米市老街地标建筑抗战时武昌中华大学在这里办学

历史探秘>

红砖砌成的老房子上,嵌着一块已经模糊不清的石质老匾额,在阳光的照射下,匾额上的“合记堆店”四个石刻大字依稀可辨。“堆店”是干嘛用的?它又经历过哪些历史变革?在何智亚的口中,老房子的故事娓娓而来。

米仓库成老街地标建筑

何智亚说,“堆店”就是旧时人们对仓库的别称,这个“合记堆店”是重庆开埠之后的老仓库。仓库里堆放的货物,与米市街的得名有着巨大的关系。“民国时,重庆长生、老厂、黄桷垭一带的米商在这里贩卖大米,逐步形成集市和街区,米市街因此得名。这个仓库就是米商们堆放大米的地方。”

因为仓库位于米市街的龙头位置,自建成以来,就一直成为米市街的地标性建筑。何智亚说,老房子的这个功能如今依然存在,“你从南滨路一路走来,看到这栋红房子,就知道米市老街到了。”

这栋老房子并不仅仅只有这点来头,何智亚说,1939年,这个老仓库和附近建筑成为当时内迁重庆的武昌中华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临时办学地。

武昌中华大学选址米市街

何智亚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武昌中华大学在南岸米市街筹建临时校舍。

抗战期间,作为战时的首都,重庆汇聚了各方人才。时任武昌中华大**长的陈时邀请郭沫若、邹韬奋、邓朴民、杨杰、陶行知、冯玉祥、邵力子、范长江、李公朴等有影响的学者、名流到大学演讲。

何智亚说,抗战后期,为了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国民政府军队和机关急需大批懂外语的人才。军事委员会外事局会同**部在1944年、1945年两次向重庆各大学招收翻译人员,征专科以上**师生共计5000余人。武昌中华大学不少师生都通过了英语和其他考试后应征入伍,集中在当时的北碚**大学和嘉陵**中央训练团培训,毕业后享受少校军衔,随即奔赴抗日前线从事翻译工作。

武昌中华大学在重庆走过了7年岁月,1946年春季,抗战结束后,全体师生工友由重庆迁回武昌旧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重庆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