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过劳死每年60万 看10大稳定吃香职业(图)

搜房网综合整理  2012-01-16 09:22

[摘要] 勤劳的中国人民像工蚁一般从大年初一忙到大年三十,然而,过劳死也呈急剧增加趋势,据估算,中国每年因过劳死去世的人多达60万。但是,却有着这样的一群职业,稳定轻松却拿着丰厚的报酬,现在盘点十大最稳定最吃香职业。

勤劳的中国人民像工蚁一般从大年初一忙到三十,然而,过劳死也呈急剧增加趋势,据估算,中国每年因过劳死去世的人多达60万。但是,却有着这样的一群职业,稳定轻松却拿着丰厚的报酬,现在盘点十大最稳定最吃香职业。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可是无权无势的中国人如此拼命,一年到头忙碌却白辛苦,说好的幸福也远在天边,只因为——谁叫你爸不是李刚!

No.1公务员

在职场人最羡慕职业调查中,公务员以21.9%的比例遥遥领先高居榜首。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正是因为公务员具有工作稳定和待遇不错特点,故而成为了很多职场人羡慕工作之一,受关注指数极高。

No.2律师

随着人们日益加强法律意识,各类法律纠纷案件逐年递增,人们对律师服务需求也日渐增加,加上律师职业声望颇高,一直是被大家所公认的相当稳定的职业之一。

No.3教师

尽管每年的教师考评都较为严格,但不管是幼教还是**、大学教师,与单纯孩子们相处和每年定期的寒暑假却一直是职场达人们所向往的职业,同时因为**的职场环境有别于商业职场,其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人员流动性偏低,故稳居10大稳定职业前三甲。

No.4医生

不管是否有金融危机到来,医生是很长一段时间来相当稳定职业之一。随着我国对医疗制度改革,专家型医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业大环境相对稳定,职业前景也被人们所看好。

No.5职业规划师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和政府组织对职业规划的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职业规划咨询行业近年来已经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产业,而职业规划师则晋升成了该行业中的宝贵人才,目前专业的职业规划人才极度短缺,在寻找就业时,职业规划师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人顺利解决就业问题,其工作可谓固若磐石,同时也很可能成为未来一个最热门的职业。

No.6财务

除非企业倒闭和自身业务水平有限未能顺利通过内部考核,否则企业财务人员的流失率是相当低的,加之该职业也属于越老越吃香的行当,是许多人所向往的稳定职业之一。

No.7社区管理者

相当于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者,管辖对象为城、镇非农业居民为主,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社区组织近几年已逐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共建和谐社会倡导下的重要民间组织,其职业发展前景相当稳定。

No.8科技产品研发人员

科技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接受,那么如何攻破产品人性化设计这一关,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故科技产品研发人员成了企业的生存命脉,无论职场生存环境多么的恶劣,骨干的核心研发人员依然是最稳定的人才。

No.9石油化工业高级技工

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出差,尤其是石油石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的多是野外勘探开发工作,各项补贴、福利、保险等较高。高级技工仍是市场稀缺资源,供需缺口仍旧较大,从而入选最稳定职业之一。

No.10语言培训师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不论是英语还是其他小语言的知识掌握水平将越来越高,在进入WTO时代,很多人开始修炼内功,为自己充电,而语言培训讲师则自然已成为最稳定职业行列。

 盘点白领10大高危职业:金融业赚多自杀率也高

普华永道年轻女职工是否过劳死的争议还未远去,两名来自不同金融机构的员工轻生的消息又引发人们的叹息。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快速旋转的今天,曾经颇受艳羡的“金领”、“白领”人士的生命也变得异常脆弱。

是什么让曾经光鲜亮丽的人群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身心压力而成为“高危一族”呢?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彭令接受《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这些行业有着较高的风险如金融业,更多的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行业内许多企业对高额利润和绩效结果的追逐使得员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从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关爱,忽略了怎样更加有效地加强日常管理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机制等。”

对于职场员工而言,来自前程无忧的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建议:“在进入一个行业前,职场人士应很好地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否适应这个行业的压力,而不能只是冲着这个行业光鲜的外表而去。当感觉到压力时,也要很好地调节节奏,及时刹车。”

的确,如今过劳死、绝望而轻生这些极端案例不再只发生在传统的高危行业如制造业的一线员工、交通运输工人等。体面如金融业、咨询业、广告业、媒体业和高科技行业等领域的人群,无度地加班、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被严重透支的身体健康以及被牺牲的家庭生活时光等等,让他们成为职场新高危人群。

1金融业

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孙延群曾被指因过劳病逝在外人看来,金融行业高深莫测, 而业内也汇聚了很多牛人。在股指上上下下时,牛人们弹指挥手间,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就在市场上流进流出。作为高薪榜首的行业,金融业也一直颇受求职者的垂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平均工资主要情况显示,金融业以80772元再次位居榜首。一些投行机构员工、证券基金经理等年薪过百万更是让人眼红。

但是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高风险意味着再坚固的城堡如雷曼也会在一夜间倾塌,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还历历在目,大量的金融人员失业,有的不堪打击甚至自杀。“每天不分时差地盯着行情走势,没有明确的下班时间,下了班也提心吊胆地生怕哪家公司、哪个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丑闻和突发事件,也怕国家突然出台什么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引起股市波动。”一位基金经理坦承。

不久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发起的《中国金融人士健康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金融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平均长达12以上,其中72.8%的从业人员表示“随时处于高压力的状态,造成抑郁,无愉快感”。

而且在金融业内,工作和业绩的挂钩异常明显。基本工资低,只能依靠和提成来提高收入,这对刚起步的员工而言压力分外大。去年到重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孔女士对本报记者抱怨道:“最近面临失业的风险,因为业绩不好,达不到公司要求的开户任务。**带来的压力太大了,我也不想做了。”

过度强调业绩带来的收入不稳定性、相伴随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以及市场不可控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失败,进而引发的信誉受损等等这些都是金融业人员的真实写照。

2 咨询业

普华永道年轻女职工潘洁疑因过劳去世无论是薪资还是发展空间,咨询行业和金融业一样都具备着较高的吸引力。然后很多走入围城的人们发现,城里的辛酸远不是城外的人所能想象的。

“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对于咨询行业的员工而言,这句话绝不只是调侃,而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为了赶紧迫的项目工期每日加班,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对着电脑,缺少锻炼而导致身体健康亮起红灯等等都是咨询业员工面临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一位从事管理咨询的顾问告诉本报记者:“刚刚经过2~4周的工作完成一个项目准备休息时,第二个项目又准备开始了,连续数日甚至几周每天工作都在12以上。也不敢请假休息,怕影响到自己的位子和升迁等。而且要经常出差,有时连续一两个星期都在到处飞来飞去。”

但再年轻的生命也经不起过度地被透支。“间歇性地就会听说哪家事务所的员工轻生或者过劳死了,也有加班时当场晕倒的同事,更多的业内人士因为没有时间兼顾到家人而导致与爱人离婚分手等,有时在体检后会发现几位同事相继离职,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上述顾问说道。

包含咨询业务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这些智库型服务公司的工作强度之大早就声名在外。在四大工作的审计师曾告诉本报记者:“忙季的时候通宵加班,一周工作100个,为了增加项目率经常变相地让我们免费加班。赚到的钱和我们付出的工作时间比起来性价比低得可怜,而且也根本没有时间去花钱。”

3 媒体业

记者

与新闻和时间赛跑的记者们总是奔赴在事件的线,他们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需要在时间内尽可能地接近事情的真相,这使得多数的记者时刻处于压力大和精神高度紧绷的状态,他们需要时刻准备好,在突发事件时要马上出发甚至居无定所。在后方协助的编辑们也得时刻关注着事情的进展,每天盯着电脑注意全球各地的时政要闻,生怕漏掉一些重要线索。 而夜班的编辑们还需要颠倒昼夜,凌晨才下班回家,这导致他们无法和身边的家人朋友正常地相处与交流,无法和常人一样享受家庭时光。

在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十大健康透支行业调查中显示,媒体业因工作强度大,锻炼时间少而健康透支严重。从业人员健康透支排名居前五位。在很多不了解媒体业的外人看来,记者和编辑是一份颇为体面的工作,但只有媒体业的从业人员才能体会这份工作沉甸甸的分量,有时因为一份责任感甚至使得自己的生命处于危险的境地。

“我们的一名记者在实地暗访了一个机构并且掌握大量证据表明该机构是个空壳之后,随后在报纸上披露出来,但到现在这名记者还遭受着对方派来的黑社会的骚扰和威胁。”某报一位资深编辑对本报记者说道。类似的案例在业内数不胜数,很多记者奔赴前线暗访取证时甚至被当地的有关部门“软禁”,遭到辱骂、威胁甚至是殴打。而奔赴在重大灾区险情的摄影记者们更是无从保障安全。

在求职网站 careercast.com发布的一项针对压力和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高压职业中媒体行业占的,特别是要应对紧急状况的公关专员,在广播前准备时间很少甚至没时间作准备的新闻播音员和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摄影记者。对于多数的记者而言,没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超长时间对着电脑、睡眠严重不足、身心压力过大都是身上的通病。而业内英年早逝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4 广告业

“珍爱生命,远离广告”,这不是恶作剧的标语,而是一个刚从4A逃离人的肺腑之言。在广告业内,4A一直是从业者向往的华丽城堡,加入这些公司意味着你将和一群极富创意的大师们共事,他们才华横溢,见解独特,行事叛逆又风度翩翩。同时,因为有着极丰富的客户资源,进入4A也意味着你拥有比常人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创意,将脑海中一个个想法和画面付诸现实。小到洗发水、沐浴液广告,大到国家形象宣传片,在那里你将更容易实现理想。

但是 “成也创意,败也创意”。冯丽娟指出:“因为广告业内需要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客户很难感到满意,和设计本身一样,广告创意也很容易过时,对他们的智慧和体力要求都非常高,创意成了他们的压力来源。一旦广告主不满意撤单时,你也面临被裁的可能。”

“要跟设计师合方案,还要尽力压缩成本不然甲方不满意,还要及时和甲方沟通‘斗心眼’,有一次周五上班直到周日中午才下班,中间都没有合眼过,一个月基本上每天只有不到四的睡眠,没有加班费,薪酬是和项目有关的。”一位广告策划员告诉本报记者。而另一位准备撤离广告行业的人员则坦承:“广告公司经常无度加班,无加班费无补贴费,1万元的薪水真的不高。可是说真的,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圈子,跟着一帮有着奇思妙想的人想点子也很幸福。”

因经常加班、疯狂地想创意而处于焦虑中的广告从业人员们的身体也处于不稳定的健康状态。在“中国十大健康透支最严重的行业”中,广告业与体力劳动过度的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都位列前十。其中四成广告业人员血脂异常,25.30%的人员肠胃不好。

5 高科技行业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他26岁时就以69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福布斯》最年轻富豪榜首。而近日中国人人网也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超过80亿美元。从阿里巴巴再到优酷等等,包括互联网在内的高科技行业当之无愧地成为年轻创业者的“造梦工场”。

而历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等IT 岗位也一直颇受年轻人的喜爱,作为中高收入行业,IT业对人才有着强劲的吸引力。但随着激烈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持续缩短,互联网、IT等高科技行业越来越专注于专业领域的研发与销售,业内的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也被迫面对极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在要求的时间内攻克技术难题,研发人员们紧张地开发,每日每夜的加班便成了家常便饭。一位正在帮某公司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的IT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道:“对方公司要求我们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甚至苛刻到从研发、调试到实施执行都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团队要不停地与他们沟通交流,设计他们想要的流程,为了赶工作进度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晚上10点11点下班是很经常的。”

除了工作时间长以外,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也成了业内压力来源。高科技领域的技术更新迅速,为了不被淘汰,从业人员还必须得不断地学习积累。而且为了更快更好地设计出客户所需要的软件,还要了解学习客户所在领域的知识。“在项目最忙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得准备公司的技能考试,深夜下班了还要继续看书,通不过会影响以后的升职发展。”上述人员无奈地说道。

6 制造业

《第二届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从业人群健康问题严重,体检异常发生率名列。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人民网等40家机构联合举办的本次调查历时4个月,收到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湖北、湖南、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区的有效问卷149093人份,结合慈铭体检集团300万例体检数据,排列出十个健康透支严重的行业,依次是:制造、金融、**、传媒、法律、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广告、销售和房地产。

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人群73.8%血脂异常,30.1%颈腰椎异常,51.5%超重或肥胖,15.9%幽门螺杆菌阳性,30.9%尿酸升高,32.9%肝功异常,27.3%脂肪肝,7.96%有胆囊疾病,11.1%高血压,2.69%空腹血糖高。

调查组委会主席韩小红博士分析称,该行业人群近八成每天工作超过8,明显高于其它行业,6成人未实行双休日;3成人需经常加班,近7成人感觉疲劳。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不足和缺乏锻炼,导致健康受损。此外,健康意识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原因。

7 **业

**界人群患病率的三项疾病分别为:血脂异常、咽炎和脂肪肝。**界人士多为老师,用嗓较多,缺乏保护,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咽炎。值得注意的是,**界人士心理上的问题值得关注。在一项对 “在过去一个月内,以下哪些感觉超过七天? ”的回答中,教师有“忧郁、生活及工作态度消极”的约占两成。

8、律师

律师80%压力过大 30%时常焦虑据了解,个人业务的拓展、社会知名度的提升、家庭经济收入、子女**等问题,都曾被看作律师的“压力发源地”。但是许多青年律师认为,匮乏的社会关系和不充盈的案源是最令他们伤脑筋的事情。从业多年的张颖颢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案源问题在任何时候对律师都是压力。刚刚加入律师职业不久的人会因为经常为接不到案子或者接不到足够分量的案子而担忧;

而一个业务成熟的律师则会因为应接不暇的案子而身心疲惫。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郝麦收研究员认为,律师的压力已经成为危害律师健康的首要杀手,所有的律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争取调整工作安排,争取最短的时间把压力降下来。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有30%的律师时常有焦虑和烦躁出现。也就是说,每10名被调查律师中,有3名出现了较严重的焦虑症状。这一数据令人忧心,很多律师抱怨,“有时候,感觉工作快让我崩溃了。”“我们的工作是看起来自由的那种,事实上,经常被案子和当事人的时间安排牵着走。”“早晨起床时,感觉非常累”,“我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我情绪低落、失眠、消化不良”。

天津**医院消化专家张洁说:建议经常出现焦虑状况的人尽快进行心理调试,否则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在医学上,肠胃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它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但人的主观情绪会影响到胃肠的消化系统功能的发挥。简单说,人在情绪好的时候食欲就好;人焦虑的时候就没有了食欲,情绪直接地影响了消化系统。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长期焦虑引起的食欲不振,从根本上减少了身体对所需营养的摄入,导致营养不良,危害人体健康。而对于女子来说,焦虑除了导致失眠、食欲不振外,还使得身体内分泌紊乱,表现为经期不正常、烦躁不安,甚至引发抑郁症。

9 快速消费品行业

消费品

10 房地产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13日,共有9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70%。著名的万科、保利、金地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74%、79%和71%。另外,还有两家ST公司已经资不抵债,负债率超过200%。那么,中国几万家开发商,绝大多数的中小房企也是负债累累的,说不定比上市房企还要差,因为中小房企虽然犹如舢板好调头,可在雷雨交加、汹涌澎湃的楼市大潮中也会命运多舛,脆弱的很啊!

诚然,开发商负债率居高不下,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有融资受阻、房贷收紧、限购措施等因素,再去除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我想,销售的畅与不畅、好与不好这个赌注也许都压在了房地产营销人的身上,即使这个赌注不是很合情合理。也许,作为营销人员,我们真正销售的不是产品!不是价格!不是公司!也不是个人的魅力,而销售的是一个“完整的盈利计划”!可是,目前我们房地产企业负债累累了,暴利正在成为过去时,盈利正在挣扎。

我们知道,楼盘库存过多、销售不畅是房企负债高的导火索,同样也是现金流贫血的加压泵。所以,现在的房地产营销人很“忐忑”,打个比方,可能患“高血压”的概率很大。

为什么说地产营销人成了高危职业呢?

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现象初现端倪,并且会愈演愈烈:

一是,房地产代理或策划机构前赴后继的被开发商炒鱿鱼。

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销副总或营销总监更替频繁、售楼人员跳槽不断。

三是,就连“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多”的房地产策划界或

设计师也黔驴技穷般的被折腾要命。

四是,房地产经纪人度日如年。

等等,当下,先从二手房,再到一手房,房地产营销人的气场很弱,职场很背,俨然是

高危职业的生力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重庆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